人到中年,要放下的事情很多,但是真正能釋懷的事情卻很少。
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悲觀地看待這個世界?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患得患失的呢?
我想,大概是從我們成年的那一刻起,就已經對人生的態度有了徹底的改變。
在我們還不諳人事的時候,總以為成年後會擁有自由和財富,但是,當我們摘去「學生」的標籤後,才發現自己一無所有:既沒有實現財富自由,也沒有獲得精神上的昇華。
這,是一種處境,亦是一種現象。
叔本華說過:「事物的本身是不變的,變的只是人的感覺。」
深以為然,也許很多事情都沒有變,變得只不過是我們的心境和感受。
以前看著城市中的寫字樓,認為能在裡面上班是成功的象徵;而今看向寫字樓,不由得感慨:在裡面上班就是飽受資本的「壓榨」,成為再普通不過的勞動力。
在這個快節奏且講究「關係」的社會,成年人擁有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:怯于談錢,虛榮擺闊。
大多數人最終還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。
1、人到中年,「談錢傷感情」成了最大的謊言
「金錢可以使人卑微,也可以使人卑賤,可以使人高傲,卻無法使人高貴。」
亦然,這句話是對成年人的金錢觀的一種真實寫照。
但是,卻依然無法避開「金錢」的話題。
小到柴米油鹽,大到買車買房,每一件涉及生活的事情都需要用錢去解決。
這是常態,再平凡不過。
但是,最難讓人理解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卻怯于談錢,尤其是當自己和親人朋友涉及到關於「金錢」的問題時,這種表現尤為明顯。
前兩年,我奶奶的乾兒子,也就是我的伯伯,因為要包工程,手頭緊,便開口向我爸借了200000元,並承諾在工程完工結帳後就把錢還給我爸。
我爸當時也是考慮到兩家隔得近,而且還是親戚,二話沒說就把錢借給了我伯伯。
本以為伯伯能夠如約還錢,卻不曾想後面他都沒有提起還錢的事,而我爸也不好意思開口。
於是這事拖了兩年,後面我爸提起伯伯總是說「等兩天再還」,殊不知他這「兩天」就是好久。
後面得知,伯伯在外麵包工程欠了不少工人工資,而且他借錢都是把錢伸向親戚的口袋。這讓他的不少親戚都和他斷了聯繫。
我爸說:「這種不講信用且欠錢不還的人,以後都別來往,而且關於錢這件事就算是親戚也要算清楚。」
在這個社會,我爸的觀點確實值得提倡。不過,說到底還是因為我爸當時心軟,也沒用很強硬的態度去討債,怕破壞兩家人的關係。
可是,到最後,我們還是要明白:不論是和誰涉及金錢關係,總要明算帳。
我們常常說:「談錢傷感情。」
但是,不談錢,傷的就是我們自己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:大膽談錢,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,而不是感情用事,沒有原則地幫助別人。
要知道,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樣善良,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好人,但是壞人也不少。
如果可以,別讓「怯于談錢」成為傷害你自己利益的理由。如此,便好。
2、面子不是「裝」出來的,而是自己賺回來的
成年人維持關係是因為錢,但是維持面子卻是因為「虛榮」。
在家庭教育中,家長總是教育孩子「不要攀比」「不要虛榮」,但是,我們是否想過:自己有沒有以身作則呢?
答案自然是因人而異。
不過最普遍的現象是這樣的:
看到別人買了一部蘋果手機,自己透支信用卡也要買一部;
看到鄰居家的孩子上了各種輔導班和興趣班,自己也不考慮實際情況就盲目跟風,把孩子送去補習;
朋友聚會為了證明自己混得並不差,拿出自己剛發的工資,「闊氣」地告訴大家自己來買單……
這些行為,實則是為了孩子好,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,實則是自己虛榮氾濫的表現。
我們藉口說這是為了自己的「臉面」,可是,真正的臉面又是什麼呢?
用一句話來回答就是:「把委屈和淚水都咽下去,輸不起就不要輸,死不了就站起來,告訴所有看不起你的人:我很好。」
這才是自己賺「面子」應有的姿態,而不是掩飾自己的困境與落魄,在外人面前強撐著那「風光」的表像,那該有多累啊?
作為成年人,我們有著自己的判斷。那麼,我們更應該明白:面子,不是「裝」出來的,而是自己靠本事「賺」來的。
希望你能懂,也希望你能做到。
3、成年人的體面,來源於內心的「放下」
戴爾·卡耐基在《人性的弱點》這本書中寫道:「思考時,要像一位智者;但講話時,要像一位普通人。」
誠然,放下,永遠是中年人特有的標籤。
經歷過風花雪月,也遭受過大起大落,人生還有什麼看不開的呢?
過了三十歲,我們有太多的東西需要放下,並不是因為這些不重要,而是有些東西於我們而言是一種「負擔」。
就像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與事,我們沒有必要把他們永久地刻在自己的腦海。
也許,這些回憶很深刻,但是,你要知道:再深刻的回憶也是痛苦的,我們需要保留的是美好的那部分。
放下悲痛的過去,不僅僅是放過別人,也是放過我們自己。
終其一生,有的人都活在痛苦裡,因為他們無法釋懷,亦無法開始自己新的生活。
這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,就像是自己被套上了枷鎖,不得自由。
可是,這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?必然不是。
這就好比別人犯了錯,並且傷害了你,你卻用虔誠為別人祈禱,而自己懺悔。
這就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,而別人卻早已過上了新的生活,這必然會讓我們鬱鬱寡歡。
因此,讓自己過得「體面」些,就別留念過去,放下即是新的開始。
總結
成年人,總應該成熟一點。我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,同時,也應該有區別於以前的改變。
也許,我們曾經受過傷,但這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在這個社會找到自己正確的生活方式。
放下執念和所謂的「面子」去努力,終會讓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。如此,甚好。
話題:你覺得人到中年,應不應該談錢,放下面子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