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,常在河邊走,哪有不濕鞋。
在工作中,只要在做事,那就難免會犯錯。
有的人說,工作中,多做多錯,少做少錯,不做不錯。
的確如此。
但是,你不做工作哪來的業績升職加薪。
很多人害怕犯錯誤,確實,在職場中犯錯誤可能會造成巨大的損失,也有可能被人抓住把柄,還有可能在行業中混不下去。
雖然職場最忌諱犯錯誤,但是小錯可以防大過,在下面這三種情況下,我們必須犯錯才能保全自己。
一、需要化解領導戒心時
漢高祖劉邦掌權後,為鞏固統一,兔死狗烹,殺忠臣良將,將韓信處理之後想殺蕭何。
蕭何為自保,故意破壞自己的名節,大量低價買百姓的地,導致百姓對他怨聲載道,原本功高蓋主的蕭何在故意犯了這個錯誤之後,讓劉邦徹底放下戒心,最終放過了他。
經典美劇《絕望的主婦》中,Bree就是一個完美的人物形象,她無所不能,並且對每一個細節都要求完美,她每天花三小時做一頓晚餐,但是孩子們卻不領情,寧願吃罐頭,丈夫甚至用「可怕」來形容她。
在職場中也同樣如此,太過完美和優秀的人會讓領導充滿戒心與害怕。為什麼優秀完美的人反而會讓人感到害怕?
巴爾扎克說過這樣一句話:「這種天下無雙的完美,一定掩藏著重大的缺點,對於這麼狡猾的人單看一眼是不能下判斷的;能夠討每個人喜歡的人是不能令人喜歡的;最大的缺點就是一點缺點也沒有。」
在心理學上,也有一個「仰巴腳效應」,也稱為「出醜效應」,意思是出點小丑,犯個小錯誤,會讓人更喜愛和接近。
所以在職場中,我們不要害怕錯誤,關鍵時刻還必須犯點錯誤,讓領導明白你並非完人,需要他的指導與帶領,這樣不但能拉近與領導之間的距離,還能讓領導放下戒心。
二、違背法律或道德時
小傑是一名剛畢業的財會系學生,剛入職的他最近有些煩惱,原以為只要安心做好自己的專業工作就可以,可是公司領導屢次暗示他要做假帳。
小傑明白做假帳一旦被發現,丟飯碗是輕的,也許還會面臨牢獄之災,可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,公然頂撞領導的做法可能會被「穿小鞋」或辭退。
後來,小傑經過高人指點,故意將幾筆帳做錯,讓領導對他的業務能力很不放心,再也不安排這樣的工作給他了。
雖然小傑的做法讓領導對他的業務能力予以否定,但是長遠來看,他遠離是非,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系上了安全帶。
清初詩人陳恭尹有一句詩這樣寫道:「眼前得失等雲煙,身後是非懸日月」,告誡人們不要顧及眼前的得失,是是非非未來終有判斷。
在職場中也是如此,當領導安排的任務違背法律或公序良俗時,我們要將眼光放長遠,不要因為想要得到領導賞識而不計後果。
如果不想與領導引發大衝突,可以適當犯點小錯讓領導覺得你並不勝任,將你排除在外,到東窗事發之時也不至於被牽連。
三、需要故意露出破綻時
在權謀劇《琅琊榜》中,有一個片段:
太子的私炮坊爆炸後,靖王第一時間挪用軍中物資前往救援,而軍中物資使用時都必須報備,靖王正要派人去彙報,可梅長蘇卻攔住了。
並且,故意讓有心之人去舉報靖王私自挪用物資,皇帝得知後,不僅沒有生氣,反而因此瞭解到了靖王的愛民之心,對靖王喜愛尤甚幾分。
你看,犯錯並不都是壞話,有時候犯錯,甚至可以讓你更受重用。
柔道中有一個技能叫「捨身技」,顧名思義,想要在決鬥中取勝,先要捨身,故意犯錯露出破綻,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之地,待敵人近身後再一舉反擊。
張姐是一名房產經紀人,在職場上打拼十年之後,她在職場上已經遊刃有餘,有一次,她和我分享了她的一個案例。
有一年大年初二,公司已經關門休假,但有一個客戶那天有空要看房,她二話不說就帶去了。雖然最後沒有成交,但是張姐覺得應該讓領導知道自己這麼敬業。
於是,她故意把門店鑰匙放在客房看的那間房裡,等年後上班時,她趕緊向領導致歉,表示自己當天看房時不小心將鑰匙弄丟了,果然,領導非但沒責怪她,還在全體員工面前對她點名表揚。
在職場中,巧妙地運用一點點小錯誤,反而能讓自己的能力及成果有機會展現在領導面前,以此獲得領導的賞識與信任。
職場的競爭無處不在,有人甚至將它比喻為戰爭,在職場中,我們不能害怕錯誤,正確認識並判斷錯誤的利弊,反其道而行之,恰當利用錯誤,在職場生涯才能如魚得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