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小劉,最近情緒差到了極點。因為上司上個月給他安排了一個重要的項目,但是在專案進展的過程中,小劉總是犯一些錯誤,便接連遭到上司的訓斥。
小劉約我吃飯的時候吐了一肚子的苦水,他說:「我犯錯了確實不對,但上司也用不著發那麼大火啊,好好對我說不行麼?」
我笑著給小劉說:「也許這是你上司對你期待很高,有些很鐵不成鋼呢!」
職場上,上司訓斥員工,未必就是真訓斥,而對員工客氣,也未必就是真客氣。
具體情況還是需要具體來分析,我們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這個問題。
一、從行為動機來判斷上司的意圖
一個上司喜歡對員工訓斥或者客氣,都不絕對等于員工有發展前途或者沒有發展前途。
我們必須要理解上司的行為動機來判斷,就拿小劉這個例子來說:
上司雖然在專案過程中訓斥了他很多次,可這種訓斥的方式並非針對小劉個人,而是針對其工作表現,因為他在過程中犯了一些錯誤,甚至有些錯誤看起來比較低級。
上司用這種訓斥的方式,告訴小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改進,避免再出現類似情況。
所以我們發現上司的動機不是討厭小劉,而是想幫助他做好項目。
但反過來說,有些上司也會無緣無故訓斥員工,並且找一些莫須有的事件來詆毀他們。這樣的做法,就缺乏合理的工作解釋,更多是成了一種人身攻擊或情緒發洩。
顯然,上述兩種訓斥是截然不同的,員工在這兩種模式下職業發展的前途也不同。
訓斥是如此,客氣也是一樣。
上司不認可一個員工的時候,表面的客氣也許背後暗藏著心機,希望想辦法趕走這個員工;但也有的上司是真的尊重一個員工,每次遇到對方就比較客氣。
客戶背後的動機是什麼,我們更需要從具體的工作細節中來判斷,真正認可一個員工,上司會表現出信任、重視,例如把重要的工作交給員工等。
二、員工個人的前途歸根到底取決于自己
有人會說:上司什麼樣的態度就決定了員工有什麼樣的職業前途,所以看上司臉色吃飯真的很累。
但我並不完全認同這個說法。
首先,我們承認上司在職場上對下屬的晉升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,但是不能因為上司的身份地位重要,我們就忽略了自身的主體性價值。
員工是可以通過在工作中的努力,來贏得上司的態度,甚至改變上司的態度。
忽略了主體性,那麼職場前途的主動權就真的是成了「看上司臉色吃飯」。
其次,一個員工只要自身的能力足夠強,有職場話語權,即使上司想打壓自己,也不能扼殺你的職業發展。
這年頭誰還會只為一個公司或者一個上司打工呢?如果這個上司不能慧眼識人,那麼就炒了上司。
因此,上司訓斥我們或者對我們客氣,這只是強調了職場生存環境的影響,我們更需要看到自身的能動性。
三、作為上司,也需要注意對下屬的管理方式
我身邊也有許多做企業管理的朋友,有些人自己的專業能力不錯,但是人際溝通方面就做得比較弱。
比如前同事老張,目前在一家民營的製造企業做生產管理,他的工作水準毋庸置疑,下屬解決不了的難題,到了他這邊基本都可以解決。
但是老張就這個脾氣太過于火爆,員工哪裡做得不到位一些,就大吼大叫,或者在公開的會議上點名批評。
于是在老張做管理的這幾年,下面團隊的人員流動性比較大。
老張的上司,也就是公司的總經理實在看不下去了,就免去了老張的管理職務,只讓他做生產技術顧問。
這件事給了老張很大的警醒,想要做好管理,單純依靠專業能力是不夠的,必須懂得一些管理的藝術和溝通技巧。
只有凝聚好這個團隊,讓大家工作有歸屬感,這樣的上司才是受到下屬擁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