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職場小白甚至老白都認為,職場上說人壞話是大忌諱,能少說就少說,能不說就絕不參與。
但實際上,這是只知其表,不知其裡。
實際上, 在職場中說什麼話要懂得看形式,在正確的場合下,說壞話也是好話;在錯誤的場合裡,說好話也是壞話。
舉個例子,祝人長命百歲是好話吧?
但如果人家今年99歲了,你還祝對方長命百歲,那他能開心嗎?
又或者,我們說一個人精於算計、城府極深。
這不是什麼好話對吧,可如果他是一個政治家呢?那這無疑就是最好的誇獎了!
所以,有些時候,若是在正確的場合裡說壞話,不僅不會受懲罰,你說得越多,反而越受重用。
一、領導的競爭對手的壞話要多說
所有的領導都希望下屬跟自己是同一陣線的。
只有一致的目標,才能讓他們同仇敵愾,這樣才能集中力量對外!
在電視劇《琅琊榜》裡,飛流前來地道通知靖王和蒙統領,譽王來到蘇宅造訪,讓他倆先別出去。
飛流把譽王叫做「毒蛇」。
靖王十分好奇,問他是不是梅長蘇教他這麼說的。
飛流真摯、略帶不滿地說了兩個字:「噁心」。
蒙大統領不明其意,以為飛流又在胡說,而靖王略加思索,開口問飛流是不是梅長蘇哥哥見了譽王后會噁心。
飛流如搗蒜般點點頭。
雖然譽王是梅長蘇表面扶持的皇子,但梅長蘇將其視為對手之一,而飛流作為梅長蘇的護衛,如此貶低譽王,正是合了梅長蘇的心意。
不僅如此,靖王也感受到飛流跟自己是統一戰線,為日後的信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。
所謂的一致對外,意思就是無論競爭對手做什麼事都是錯的,所以在領導面前多說競爭對手的壞話,領導越是感受到你是自己人,自然就會越高興。
二、讓領導頭疼的事的壞話要多說
任何一個部門,都有讓領導頭疼又不好去做的事。
比如,我以前在工廠上班的時候,我們部門生產的物料就經常被下一個部門卡住,說我們這裡不行,那裡不對,這弄得新上任的主管非常尷尬。
這個主管才剛上來一個月,如果不處理這件事吧,所有的物料都會堆積到我們部門,讓工作難以開展。
如果處理這事吧,這又是上頭定下來的規矩,他這權利還不能影響到上頭改變決策。
再加上自己也才剛上任不久,要是處理不好,很可能威信掃地,到哪裡說話都不管用了!
這時候,主管的鐵哥們老劉實在看不過去了,於是,他做了一個非常激進的決定——主動挑起矛盾!
老劉走到哪裡就說這個部門的壞話,弄得整個車間都知道該部門的人非常難纏;
再接下來,他趁著上頭有人來檢查的時候,故意跟對方吵架,一邊罵一邊說對方如何難纏,甚至有動手的趨勢,弄得上面的人全都知道了!
這下,上頭的人覺得也不能不管了,把老劉叫到辦公室問清事情來龍去脈,沒過三天,這事就解決了!
而後沒過多久,老劉就被升為了部分小組長,所有人都沒有任何意見。
你看,老劉這壞話說得夠聰明吧?
既解決了問題,又獲得了提拔!
壞話這事就是如此,如果你偷偷摸摸地說,大家都會覺得你這人不地道;但如果你大大方方地說,甚至當人家面前,大家反而覺得你占理了!
所以,如果你發現了讓領導發愁的事情,別偷偷地說,直接指出來,把這事往惡劣的程度來說。
領導表面也許無動於衷,但內心估計早把你當「親兄弟」了!
三、「醜話」說在前的壞話
俗話說: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。
工作也一樣。如果員工信誓旦旦地跟領導拍胸脯保證一定成功,往往結果就是不盡人意。
小林和小李是同期進來的員工,隨著工作的進展,小李一步一步被提拔,而小林卻還在原地踏步。
有一天,小林聽到小李在跟老總對接,是一個很簡單的項目,短期內就可以完成。小李的一番話卻讓小林疑惑不已。
小李跟老總列舉了項目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因素,包括資金流動,人員調配的特殊性,並且跟老總說這都是不可控的,很難完成,他不能保證成功。
小林納悶:這種小case明明小李早已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去應對,為什麼還要說得這麼難?
小李看出他的疑惑,幾句話點醒了小林。
原來領導們並不清楚工作中專案的難易程度,小李把醜話說在前頭,是為了降低領導的期望,等到項目完成後,領導的滿意度會遠遠高出預期,這樣就很容易得到提拔。
反觀小林,每次開始做事情前在老總面前信口開河,就算是很難的活也照樣說沒問題,太過急於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的好,而忽略了事實的成果遠低於小林給老總設的高期望。
這就是說壞話的精髓!小李在老總面前越是說工作多難多難的壞話,老總心裡就越滿意,甚至認為這是謙虛的表現。
最後想說
說話是一門藝術,更是一門學問。
壞話在適當的時候出現,那它就是天大的好話。
所以,如果你在恰當的時候說了恰當的壞話,那領導必然很喜歡,受重用也只是時間的問題了!